宁波楼市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933|回复: 0

【城市商业】宁波各大商圈的势力范围

[复制链接]

284

主题

10

回帖

1277

积分

超级版主

积分
1277
发表于 2022-2-22 21:27:5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1
宁波到底有几个商圈?自从我去年写了几篇关于宁波商圈的评价后,这个争论就一直存在于本号的留言区。

在那些留言中,我发现了大家对商圈的一个误解,比如认为在某片区域内存在几个商业体,那么这个片区就能称为商圈了。

为什么这是个误解?首先要明白圈的概念。

第一自然是指不止一个,至少是两个,就如朋友圈,饭圈,必须成群才能成圈。

第二,圈内的商业体既有竞争也有互荣,能共同繁荣一个街区,而不是单纯的竞争互损。否则它们也不能成“圈”。怎么理解呢,有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,就是两个商业体之间可以步行来去,还是必须要靠开车来回。

举个例子,鄞州万达和印象城。这就是两个需要开车才能来回的商业体。

开车是件很费劲的事,要考虑路况,还要考虑停车,而人又是很懒的动物,所以今天如果有人说要去鄞州万达逛,那么在他这句话的概念里,一般是不包括印象城的。但可能包括明州里或者都市森林下面的底商,因为走几步就到。除非他逛完觉得还没尽兴,他才会想去印象城或者银泰城,或者别的什么地方。

至此,鄞万商圈和包括印象城在内的其他商圈就成为一种非此即彼的存在,有一种很直接的竞争关系。
2
再换个角度。

有人说“我们去印象城逛吧”。在这句话的潜台词里,其实也包括万象汇、钱湖天地和宝龙广场,可能还有巴丽新地。但不会包括鄞州万达、明州里。因为前几个广场都是步行可达的。

各位去看看钱湖路和嵩江路十字路口密集的客流,以及都市森林和万达之间频繁来回的人群,就能知道谁和谁才成圈。

为什么步行能共荣呢?因为轻松,走来走去毫无压力。你可以在印象城看一场电影,再去万象汇的丝芙兰买支口红,吃顿饭,然后又回到印象城喝茶,或者去钱湖天地约个咖啡。晚上还能去宝龙泡个吧。因为一场电影而带动了他在商圈的其他消费。

这很容易理解,既然来也来了,如果时间允许何不多逛逛?逛街本来就没有明确的目的性,尤其是女人。逛街是女人的休闲刚需,消费是逛街时随机产生的行为。

但这位消费者不太可能看完电影去鄞万吃顿饭,然后再开车回来继续逛印象城。因为开车太累,其动线呈现为不可逆,如此就造成了两个商业体之间的竞争互损。而印象城和宝龙、万象汇、钱湖天地,虽然也有竞争,但也会有共荣。

除非这几个广场同质性始终很强,才会相互排斥,但如果我们相信所有的运营者都是理性的,那么这种同质性就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消解。

就如天一的新老银泰,定位就各不同,国购在新银泰隔壁,定位又上了个台阶,和义大道则比它们几家则又高了一级,酷购则偏年轻化,二百、新街和灵桥广场定位差异就更明显了。

而找不到准确定位差异的那些广场,如新江厦等等,则渐渐消亡。

更何况就算商场不理性,品牌商也是理性的。就如丝芙兰,从印象城撤了才在万象汇再开。再如无印良品,虽然宝龙印象城各有一家,但定位有明显不同。

稍微绕了一点,总之大家记住,商圈,一是要有一家以上广场;其次,就是广场之间步行可达。

记住,不是近,是步行可达。比如一条河的两岸各有一家广场,但桥在很远,难以步行来去,它们直线距离虽然近,但也是两个商圈。
3
以这个标准,再看宁波,你真的很难数出几个像样的商圈。

海曙恒一,孤零零一家在那里,圈不起来。高鑫广场也是独一家。南塘老街,目前还没伴。世纪东方,在它河对岸的二期开业之前,也算不上圈。海曙印象城,目前也是独一家。

东部银泰,从文化广场得到的客流支援太少,而且实际步行距离不短,从最近的十里红妆出发要走300米左右到最近的门。

而且十里红妆已经是文化广场的人气末梢,人气中心还要往西100来米。

这里有一个挺遗憾的现实,那就是我们的城市规划者在进行规划时,基本是不存在商圈概念和街区概念的,也和商业运营者存在专业隔离。能不能人气互动,能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商圈,大抵不在他们思考范围内。

严格地说万象城也不算商圈,你去看招商1872和它之间,几乎没有行人来回走动。只是体量够大,又有山姆为伴,所以勉强成圈。这也是规划者缺乏商圈概念的案例之一,如果这两个商业体之间规划一排沿街商铺,情况将大为改观。

至于万象城未来,虽然马路对面有沿湖商业体在造,但城市管理者偏偏在它们之间的道路上造了一排绿化隔离带,为了满足车速,伤害了区域的商圈成长,这是缺乏商圈概念和街区概念的又一例证。

换言之,宁波商业难成圈,和城市规划、城市管理也有关系。理想的做法是,在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好商业体之间的客流互动,尽量促成彼此之间的步行,不要把满足车速放在首位。

开车的一掠而过,只留下一阵风,只有留下的步行者才能繁荣街区。

那么那些区域可以称为商圈内?也可以数一数。
4
鄞万、印象城、万象城之前都说过了,天一当然在列,因为东鼓道的存在,打通了到鼓楼的步行动线,所以天一商圈还在扩容。

阪急,因为对面有个宏泰,所以可以称圈。阪急停车收费后,因为费用太高,把很多车主逼到了宏泰停车,不经意间倒把宏泰带火了一些。这是商圈共荣的又一个例子。

来福士,本来钻石广场太弱,圈不起来,终于来了一家绿地缤纷城,虽然很不给力,但勉强成圈了。宝记巷如果开发,打通了和老外滩的动线,来福士就有望和老外滩成个圈。

来福士和万象城是直接的竞争关系,去年宁波商业广场销售额普涨,但来福士居然下降了不少,很大概率是被万象城吸走的。所以两者不是圈,是对手。

高新宝龙,虽然动线很落伍,但好在区域内没对手,中午时分极为热闹,也可见周围商务人群之多。若今年高新印象城终于开了,再加上扬帆广场的底商,这里也会有个圈。高新印象城的业主有望熬出头。

环宇城目前还没成圈,但机会是有的,定位和营业时间都和舟宿夜江有很强互补性。

海曙天街,很多人在留言区认为也能成圈,但真的难说,和恒一隔了一条主干道,能不能促进步行还有待观察,和南塘老街离得更远,达1公里左右,只可能竞争互损。

龙湖天街独一家,西、东和南都是堪称人气杀手的主干道,成圈希望不太大。只能和折损一半的达升路抱团取暖。但因为这个区域缺乏购物中心,火是应该能火的。

K11,如果坚持打轻奢,按目前宁波商业发展趋势,以及三江口的持续更新,金光的升级,还是有机会成圈的。将来和天一连成一片也未可知。

镇海的新城吾悦和银泰城,因距离较远,营业额呈此消彼长,故无法归入一个商圈。但万宝城和爱琴海可以算一个商圈。

环球银泰因为去年对面多了个开放式街区,星光里,这圈是成定了。但是不是能和未来的宝龙一城共同成圈呢?可能性存疑,因为彼此之间步行达400来米,走起来会非常吃力。

顺便说一下,两个商业体要抱团成圈,而彼此之间又无其他商业设施连接,那么步行距离最好能不要超过200米。否则日晒雨淋,没多少人愿意来回干走。

附一张主要商圈表格:

如果这样说感性认知还不深,大家就去看下百度热力图,看两个商业体的热力是连成一片的还是各自独立的,中间有明显的热力空白(即暗区),有的话它们就不是一个圈,反之就基本是一个圈。
好了,今天的话题到此为止。



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宁波楼市论坛

GMT+8, 2025-11-16 20:00 , Processed in 0.062279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